在那片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一条蜿蜒的河流宛如大地的银带掌牛宝,悠悠地流淌着。它无声地见证着四季的更迭,目睹了岁月的沧桑变迁,仿佛一位沉默的旁观者,静静地看着世间的一切来来往往。然而,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时间的洪流却在某些人的生命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李文忠,便是其中一位被命运之笔深深勾勒的主角。
1972 年,正值青春韶华的李文忠,年仅二十一岁。彼时的他,脸庞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可那被日光晒得黝黑的肌肤,以及因长期劳作而略显粗糙的双手,却已然透露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与无奈。繁重的农活早已成为他生活的日常,尽管肩头还稚嫩,却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习惯了土地的厚重与艰辛。
那是一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天空湛蓝,阳光洒在大地上,泛出微微的金色光芒。李文忠像往常一样在河边劳作,手中的农具在土地里一起一落。突然,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周遭的宁静,他循声望去,只见河水中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拼命挣扎。那孩子眼神慌乱,满是恐惧,双手在水中胡乱挥舞,口中不停地呼喊着救命,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李文忠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丢下手中的农具,朝着河边飞奔而去。河水冰冷刺骨,寒意瞬间穿透衣物,直刺骨髓,仿佛无数细小的冰针在皮肤上扎刺。但此刻,救人的念头在他心中无比坚定,让他将寒冷抛诸脑后。他奋力地在水中扑腾着,向着那溺水的孩子游去。每一次划水,都带着他的决心与力量,河水的阻力在他的坚持下显得微不足道。终于,他拉住了那个孩子,拼尽全力将她拉上了岸。
展开剩余81%被救上岸的小女孩,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脸上,眼神中还残留着劫后余生的惊恐。她慢慢地抬起头,眼睛睁得大大的,直直地看着李文忠,忽然冒出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话:“你等我长大,我要嫁给你!” 李文忠听后,心中不禁暗笑,只当这是小孩子惊魂未定之下口无遮拦说出的天真话语。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很快便会被遗忘在岁月的角落里。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句出自孩子之口的话,竟如同一颗种子,在时光的滋养下,悄然在岁月里生了根。
这个女孩名叫刘俊霞,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自那次惊险的溺水事件后,刘俊霞的生活仿佛与李文忠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她常常带着自己亲手做的一些吃食,满怀感激地来找李文忠。起初,李文忠只把她当作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妹妹,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渐渐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李文忠每日上工,刘俊霞就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田间地头掌牛宝,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李文忠劳作时,她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有时也会力所能及地帮上一些小忙。休息时,李文忠喜欢拿出书本阅读,刘俊霞便安静地坐在一旁,静静地陪伴着他。偶尔,她也会好奇地翻开书本,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遇到不认识的难字,便抬起头,用带着几分天真的眼神看着李文忠,轻声问道:“这字怎么读呀?是什么意思呢?” 李文忠总是耐心地解答,一个问,一个答,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就像两株并肩生长的小树,在这片土地上相互扶持,努力地向着天空伸展枝叶。
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高考制度尚未恢复,知识的光芒仿佛被厚重的乌云所遮蔽。许多年轻人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劳作中,渐渐放下了手中的书本,无奈地选择向命运低头,仿佛已经认命般地在土地里刨食,寻求着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然而,李文忠的心中却始终怀揣着一团炽热的火焰,他不甘心被命运如此安排,坚信知识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在漫长的黑夜里,当其他知青都已疲惫地进入梦乡,他却独自一人在昏暗的灯光下挑灯苦读。那昏黄的灯光在夜风中摇曳,却始终未曾熄灭,就如同他心中的希望之火。
终于,在 1977 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如春风般吹遍了大江南北 —— 全国恢复高考。这个消息对于李文忠来说,无疑是久旱之后的甘霖,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他如同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白天,他依然要在田间辛苦劳作,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夜晚,他不顾一天的疲惫,在那昏黄的灯光下,埋头苦读,一本本破旧的书本被他反复翻阅,密密麻麻的笔记写满了一页又一页。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在第一次高考中,李文忠满怀期待地走进考场,又满心失落地走出。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并未出现在录取榜单上,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浇下,瞬间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浇灭。他感到无比的绝望,心中的信念似乎也在这一刻轰然崩塌。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无数次在疲惫中坚持,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就在他陷入人生最低谷,几乎要被绝望吞噬的时候,一封封带着温暖与力量的信件,如同一束束明亮的光,穿透了他心中的阴霾。这些信,都来自刘俊霞。她的字并不工整,信中的语言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她对李文忠的真挚情感与坚定支持。她在信中写道:“不能放弃,你一定行!你是那么努力,那么有才华,这次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些质朴的话语,如同春风拂过心田,让李文忠那颗几乎冷却的心,再次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正是刘俊霞的这些鼓励,让李文忠重新挺直了脊梁。他看着那些信件,心中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开始认真总结自己在第一次高考中的不足,查缺补漏,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学习计划。白天,他依旧在田间劳作,但心中的信念却更加坚定;夜晚,他在那昏黄的灯光下,更加刻苦地学习,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不辜负刘俊霞的期望。
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间,又一年的高考来临。李文忠再次走进考场,这一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坚定。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他放下手中的笔,心中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李文忠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榜单前,目光急切地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寻找着自己的。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录取榜单上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瞬间涌上心头,他欣喜若狂,几乎要跳起来。他成功了,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那一刻,他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人便是刘俊霞。他迫不及待地跑回住处,拿起纸笔,将自己的喜悦与对刘俊霞的感激之情,一股脑地倾诉在字里行间。他在信中写道:“俊霞,我考上了!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鼓励与支持,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你就是我生命中的光。”
很快,刘俊霞也回信了。她在信中说自己也有一个好消息,但要等到大学开学的时候,才能给他一个惊喜。这让李文忠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他在心中暗自猜测着刘俊霞的好消息究竟是什么。
终于,到了大学开学的那一天。校园里热闹非凡,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踏入了这所充满希望的学府。李文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忽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呼喊着他的名字。他转过头,惊讶地发现,那个站在不远处,笑容满面地看着他的人,竟然是刘俊霞。原来,刘俊霞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考上了同一所大学。那一刻,李文忠的心中充满了惊喜与感动。他们相视一笑,并肩走进了校园,仿佛这一切都是命运早早安排好的戏码。在大学的时光里,他们相互陪伴,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感情也愈发深厚。
几年后,他们大学毕业,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他们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曾经的那个知青岁月里的救人之举,以及那句出自孩子之口的稚气承诺,在时光的打磨下,最终变成了一段美好的现实。世事犹如那条悠悠流淌的河水,看似无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带走许多东西。但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又在暗处悄然孕育着希望。李文忠与刘俊霞的故事,宛如一首深情的长歌,他们用坚持和鼓励,书写了属于他们的动人篇章。
愿每一个读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能在自己人生的河流中,勇敢地面对寒冷刺骨的河水,无畏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险阻,都要相信,总有那么一个人,会在黑暗中成为你的光,照亮你前行的道路;也要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掌牛宝,总有梦想会在努力与坚持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让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发布于:江西省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