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尘埃落定,但一起“高分低录”事件却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一名高考成绩为609分的考生在社交平台发声云燚网,称自己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简称“厦大马校”)录取,而他填报的志愿是厦门大学本部,并表示自己“从未勾选服从调剂”,质疑招生过程中存在“误录”情况。该考生的帖子迅速引发热议,#609分被厦大马来分校录取#、#厦大误录考生#、#志愿填报信息差#等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609分上厦大马来分校?这算不算浪费分数?”
“服从调剂都没选,怎么会调剂到分校?”
“这到底是系统出错,还是信息误导?”
一场关于“志愿填报、高校招生、信息透明度”的争议,就此展开。
据该考生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帖子描述:
•他高考成绩为609分,语文123分、数学139分、英语142分、理综295分(总分750),属于高分考生;
展开剩余83%•志愿填报时,他将“厦门大学本部”作为第一志愿,并明确表示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然而,录取结果出来后,他发现自己被录取的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而非他所期望的本部;
•他质疑:在未勾选调剂的情况下,为何会被调剂到分校?是否存在招生系统操作失误?
该考生表示,自己此前对厦门大学本部和马来西亚分校的区别了解有限,填报时也未主动查阅分校的招生信息,因此认为自己“被误录”。
和本部有何区别?要理解此次事件云燚网,首先要厘清“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性质和定位。
1.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背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简称XMUM)是厦门大学于2013年在马来西亚设立的海外分校,是中国第一所“走出去”办分校的985高校。该分校由厦门大学主导,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设有本科、硕士、博士项目,专业涵盖文、理、工、商、医等多个领域。
2. 招生方式与本部不同
•招生代码不同:厦门大学本部和马来西亚分校在高考招生系统中是两个独立的院校代码,考生需分别选择填报;
•录取分数线较低:由于地域、办学模式、就业方向等因素,厦大马校的录取分数线通常低于本部;
•毕业证书标注分校:学生毕业后获得的毕业证书上会注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与本部有所区别;
•学费较高:厦大马校学费普遍高于本部,且学生需承担海外生活成本。
3. 是否属于“调剂”范畴?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厦门大学本部与马来西亚分校属于两个独立招生单位,不存在“调剂”关系。也就是说,考生如果不主动填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理论上不会被该校录取。因此,此次事件中,该考生是否误将分校志愿当作本部填报,或是否在志愿系统中操作失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此次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高考志愿填报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信息不对称与志愿误导。
1. 考生群体:对分校制度了解有限许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对“分校”“异地校区”“合作办学”等概念并不熟悉,容易混淆。例如:
•不了解“厦门大学本部”与“马来西亚分校”是两个独立招生单位;
•误以为“分校”只是“校区”云燚网,毕业证和本部一样;
•不清楚“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为海外校区,需出国就读。
2. 志愿系统:填报提示是否足够清晰?有网友质疑,志愿填报系统在考生选择“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时,是否给出了足够的提示和风险告知?例如:
•是否明确标注“海外校区”“独立招生”“毕业证不同”等关键信息?
•是否设置“确认勾选”环节,防止误操作?
3. 高校宣传:是否存在“模糊地带”?厦门大学在招生宣传中,是否对“马来西亚分校”进行了充分说明和区分?部分网友指出,厦大官网和招生简章中虽然有说明,但信息较为分散,普通考生和家长难以第一时间获取关键信息。
针对此次事件暴露的问题,教育专家林伟教授提出以下建议:
1. 志愿填报系统应优化提示机制
•对“分校”“异地校区”“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类型院校进行显著标识;
•在考生点击填报前,弹出风险提示框,要求确认知晓相关区别;
•提供一键查询功能,让考生快速了解学校性质、毕业证区别、学费标准等信息。
2. 高校应加强招生信息透明度
•在招生简章、官网、宣传资料中,对“本部”与“分校”进行明确区分;
•针对海外分校,应重点说明学习地点、费用、毕业证、就业方向等关键信息;
•建立志愿填报咨询平台,提供一对一答疑服务。
3. 中学与家长应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学校应在高三阶段开设志愿填报指导课程,帮助学生理解高校类型、录取规则;
•家长应主动学习志愿填报知识,避免因信息闭塞导致误选。
这名609分考生的遭遇,或许是个例,但它折射出的是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系统提示不完善、志愿填报知识普及不足的背景下,有多少考生在“误选”中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机会?
我们不能只把这次事件当作一次“误操作”的个案,而应借此推动志愿填报系统的优化、高校招生信息的透明化,以及考生志愿填报能力的提升。希望未来,每一位高分考生都能被理想院校录取,
也希望每一个志愿选择,都能建立在知情、自愿、理性的基础上。
文 / 该内容由AI生成
图源 / 网络截图、志愿填报界面示意图、网友评论云燚网
发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